+ 我要发布
我发布的 我的标签 发现
浏览器扩展
斑点象@Edge

安藤忠雄操刀碧昂丝新豪宅! 14 亿元的绝美巨作 | 爱范儿

如果你对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宅一无所知,你就未曾真正认识他。 从 1969 年执业至今,安藤忠雄的建筑生涯堪称励志——做过货车司机和拳击手,并非科班出身,却能自学成才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师。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,他设计的博物馆、美术馆等大型公共建筑更有知名度。但跟许多建筑师一样,安藤忠雄也是靠设计小规模住宅起步,一边探索建筑理念,一边积累实践经验。 「住吉的长屋」是安藤忠雄充满争议的成名作。它位于日本大阪正中心的住吉区,在 1976 年完成建造,用地面积 57.3㎡,建筑面积仅有 33.7㎡。 长屋是日本关西地区常见的传统建筑形式,是江户时期为应对高密度人口居住而设计的,户型细长,以木建造,随着二战摧毁和城市更新变得越来越少。实际上,安藤忠雄自己也在长屋中长大,深知这样的居住环境采光、通风和日照都严重不足。 安藤忠雄为「住吉的长屋」带来的第一层颠覆,是采用了冷冰冰的清水混凝土外墙,对外没有过多的窗户,没有柔和的形状线条,横看竖看,都像是个没有人情味的「水泥箱子」。 第二层颠覆,是他奢侈地将长屋 1/3 面积设计为庭院空间,拆去中庭的天花,引入了四季变化的自然。 这个可贵的庭院,给人一种「柳暗花明又一村」的感觉,但同时也为居住者带来了冬冷夏热、雨天上厕所还得打伞等不宜居的新问题。 我的设想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创造一个广阔的宇宙……吃饭时下起雨来,雨帘会落在你面前;天晴的时候,阳光会射进厨房和客厅。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,你与自然共生。 发现了吗?清水混凝土、几何、自然,这些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三要素,早早齐集在这小小的长屋之中。 安藤忠雄认为,一所房子必须满足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需求,同时也要考虑所在地自然、气候、历史等背景因素。他希望使用最少的材料,创造出与自然交融的丰富空间。 在创作过程中,冲击越激烈,建筑就变得越生动、越富有活力……住宅是在这种斗争中诞生的最小的建筑类型,也是我的建筑起源。 换句话说,安藤忠雄对几何结构和清水混凝土材料的钟爱,是因为它们足够普通和简单。 空间中真正的主角应当是人与自然的互动——这是追求效率的现代化建筑往往会忽视的。而营造朴素侘寂的「幕布」,是为了让其中的景致更为出彩和惊喜。 而跟偶像勒·柯布西耶采用的粗糙混凝土不一样,安藤忠雄使用的清水混凝土会打磨至真实、自然、平滑状态。日本的传统建筑多是用木材和纸建造,他曾说,自己寻找的是一种接近木材和纸张的质感,是温暖而感性的混凝土。 1979 年,安藤忠雄凭借「住吉的长屋」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。他的职业生涯,也以此为里程碑慢慢起飞。 尽管有着诸多不便,业主东佐二郎一家也在长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,历阴晴雨雪,看四季流转,与自然共同呼吸,痛苦但快乐着。这份勇气,连安藤忠雄都举起大拇指赞扬。 住宅,安藤忠雄的原点和支点 普利兹克奖评委曾称,安藤忠雄「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,改变了光的形式,为个体建筑创造出了多彩的微观世界」。 在「住吉的长屋」之后,安藤忠雄将这些思考和坚持带到了更多的住宅设计。 他对中小户型的设计改造更得心应手了。比如,在韧公园住宅的案例中,当发现房屋外墙面对着令人身心舒畅的公园绿地,安藤忠雄决定充分利用这大片绿色,通过打造一面绿植墙,将生活跟自然完全融为一体。 给他一块海滩与铁路之间的荒地,安藤忠雄能为委托人造出 4 层楼高的微型海滨别墅。 外观像正方体盒子叠放,每层楼面积仅有 4×4 平方米。一至三层分别是浴室、卧室和书房,而放松舒缓的餐厅和厨房被安排在景色最好的四层。 安藤忠雄也知道这是「一个难住的家」,如此设计居住者每天必定多次上下楼梯,但他直言这不是为了舒适和方便,这样的房子非常有趣——站在 4 楼大窗户前看向大海时,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值得。 渐渐地,安藤忠雄也开始接触面积更大、空间更多样、动线更复杂的别墅设计,也有了更大更自由的发挥空间。 时装设计师小筱弘子的住宅位于山腰,由 3 栋清水混凝土主体组成,分别是工作室、起居室和卧室区域,为了保护周边公园的古树,有部分建筑藏在地下。 这个项目一共经历了 3 次长期建造,而安藤忠雄在这里以光影奏起了一曲绝妙的「交响乐」。落地窗采光照亮客厅,带入绿意盎然的自然: 竖条形窗采光,让狭长黑暗的走廊变得明亮: 而顶部天窗采光,为空间带来柔和而暧昧的惊喜: 除了独栋房屋,安藤忠雄还参与过一些公寓住宅群的设计。在这些案子里,人与建筑、自然的交互同样重要,但他也加入了自己对于社区和城市的思考。 1978 年,当业主找到安藤忠雄,希望在神户市六甲山山脚下的平地建住宅区,他却看上了超过 60 度的朝南斜坡。在反复研究、严谨考虑山体滑坡等风险后,「六甲集体住宅」第一期建成。 背倚六甲山,前方俯瞰神戶市区和大阪湾,整体建筑呈阶梯形状,像是把公寓楼「栽种」在山坡上,让郁郁葱葱的树木簇拥其中。 「六甲集体住宅」后来还建设了第二期、第三期,凭借着陡峭的长楼梯被笑称为「搬家恶魔小区」。在这个项目里,安藤忠雄将宽敞的西方广场和日本狭窄街巷结合在一起,为住户创造了多个明暗有序的社交空间,让住宅群虽然不在闹市,也能变得更有人情味。 如果让安藤忠雄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建一栋公寓楼,又会是怎样的景象? 「152 Elizabeth」大楼位于纽约曼哈顿,占地 3000 平方米,有 8 套公寓和一个屋顶露台。安藤忠雄选择以清水混凝土配合大量落地玻璃,加上特殊的隔音外墙系统,希望住户透过玻璃看繁忙热闹街景的同时,也能保有室内属于自己的宁静。 其中一面外墙甚至爬满了植物,就像是在现代钢筋森林中造出一片真正的森林。 无论是小房子、大别墅还是公寓楼,安藤忠雄的设计改造始终坚持初心。不管是黄沙、绿植还是蔚蓝大海,是微风、絮雨或严寒,尽管让自然充盈其中,让人与建筑产生对话,长出生命力。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,现在的安藤忠雄频繁走出家乡大阪,在世界各地以清水混凝土创造光影奇迹。即便如此,他还是会尽量每年参与住宅项目设计,因为这能「防止我忽视自己的建筑本质和起源。」 住宅设计,永远是他的建筑原点与支点。 住宅最终应该是一个扎根于基地,反映出居住者精神的建筑……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,我的最终作品将是一座住宅。 如今,安藤忠雄已经是 81 岁高龄,因病摘掉了胆囊、脾脏、胆管、十二指肠和胰腺共 5 个脏器,仍然精力充沛,为心爱的建筑而忙碌在工作最前线。 2021 年,安藤忠雄在全球举办巡回展「青春」。北京站开幕式时,他再次谈起了住吉的长屋背后的争议: 比起房子的舒适、设计和合理,我更在意的、更想向大家传递的是:建筑会在生活其中的人们心中,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