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 我要发布
我发布的 我的标签 发现
浏览器扩展
斑点象@Edge

血脂指标怎么看

根据《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年)》的数据显示,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经高达35.6%,很多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,但血管已被慢慢“侵蚀”。 血脂指标怎么看?4个数看高低 根据4个指标,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: 高胆固醇血症(TC≥5.2mmol/L)、 高甘油三酯血症(TG≥1.7mmol/L)、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(LDL-C≥3.4mmol/L)、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(HDL-C<1.0mmol/L) 这4个指标有一项及以上异常,即为血脂异常。 四个数值到底该怎么去理解?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:高了不好。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,是“坏胆固醇”。大幅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带来更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。尤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及患者,应达到更严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:低了不好。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呈负相关,是“好胆固醇”。 甘油三酯(TG):高了不好。即使在充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仍有明显的心血管剩留风险,高甘油三酯血症就是心血管剩留风险之一。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是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,与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慢性肾脏疾病也密切相关。 总胆固醇(TC):高了不好。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也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。研究发现,在美国冠心病死亡的下降趋势中,贡献率最大的就是总胆固醇水平的降低。 血脂异常的患者往往都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,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改变血脂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。 血脂异常就是胆固醇食物吃多了导致的,少吃或不吃不就好了。 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?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如何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来降低血脂水平。 优化生活习惯,改善血脂水平 血脂水平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,优化生活习惯是改善血脂水平的基础。无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,都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 保持健康体重 血脂异常人群应注意保持体重在健康水平(BMI在18.5~23.9kg/m2)。 在保证日常营养素摄入的基础上,应根据自身的体重状况,控制能量摄入。体重正常的人群,每天的膳食总能量摄入应以保持健康体重为宜,平衡能量摄入和消耗。如果已经是超重和肥胖人群,则应根据减重目标,每天减少300~500千卡的能量摄入。 还要记得减重不能心急,应控制在每周0.5公斤左右的速度,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%~10%会对健康有益。 优化膳食选择 合理膳食对血脂的影响较大,应注意控制脂肪摄入量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 日常饮食烹调应注意少油,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,并多选择少油烹饪方式,如蒸、煮,少吃油炸、油煎的食物。控制脂肪总摄入量,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20%~25%。 同时,要优选脂肪来源,减少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摄入,如五花肉、牛腩、动物油、黄油、棕榈油等,饱和脂肪酸摄入供能比不超过总能量10%;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,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、坚果、植物油、豆制品等;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,如氢化植物油等。 应适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注意增加水果、蔬菜、全谷物、杂豆等的摄入。每天新鲜蔬菜不少于500克,水果200~350克。 同时,还应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,培养清淡的口味习惯。 适度规律运动 身体条件允许时,无论是否肥胖,血脂异常人群都应坚持适度的规律运动。 应以有氧运动为主,如快走、跑步、游泳、爬山等,每周进行250~300分钟的中等至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,结合抗阻训练和柔韧性训练。每天运动锻炼至少消耗200千卡热量。 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,循序渐进。若存在心血管病风险,在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。 控制危险因素 应戒烟,并避免接触二手烟。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。吸烟还可能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。研究发现,吸烟者的血脂平均水平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不吸烟者,且血脂水平随每日吸烟量的增多和吸烟年限的增长而升高。 提倡限制饮酒。长期饮酒或酗酒,可能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,使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增加。 规律作息,睡眠充足,保持情绪的平和、愉悦。有研究发现,精神紧张和负性情绪与血液中的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含量升高有关。 必要时,采用药物治疗 当发现血脂异常后,应及时就诊,专业医生会根据血脂水平、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其他必要的健康信息提出降脂干预措施。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,应遵医嘱使用降脂药物。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 血脂检测是发现血脂异常的基础。 建议小于40岁的成年人每2~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;40岁及以上成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血脂检测;必要时,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,应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血脂检测。 [参考] [1]国家卫生健康委.高脂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(2024年版) [2]国家卫生健康委.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(2023年版) [3]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.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年)[J]. 中国循环杂志,2023,38(3):237-271. [4]史琼,郑东鹏. 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[J]. 上海医药,2018,39(20):43-46.
我的笔记